数字化驱动服务提效 科技化赋能运营加速 ——川东公司全面完成广邻高速智慧云仓建设
发布日期:2025-11-04 发布来源:广安管理处 阅读量:33次
近期,邻水西站智慧云仓改建工作顺利完成。此举不仅标志着川东公司广邻高速各收费站智慧云仓建设全面收官,更意味着公司在收费站智慧化改革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,为高速公路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。
一是科技赋能通行,破解拥堵难题。针对广邻高速日均2000-10000辆的中大流量场景,川东公司创新打造“一拖五”智能化收费站模式,以“特情集中云仓处理”为核心优化通行流程。改造前,沿线多站因ETC车道效率不高、广场空间狭窄等问题,高峰时段拥堵频发。通过全域优化车道布局,新增自助发卡、自助缴费、ETC双天线、车牌识别等关键设备,实现ETC与MTC车流科学分流。目前,ETC车道通行率提升60%,“秒级通行”成为常态,混合车道效率同步提升40%,有效破解了不同流量站点的“长队痛点”,为中大流量路段收费管理提供了高效范本。
二是坚持利旧原则,降低转型成本。在智慧云仓建设过程中,川东公司始终秉持“充分利旧、最小投入换最大价值”的原则,避免系统升级“大拆大换”。对原有ETC天线、自动栏杆机、称重称台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后接入新系统,将原收费亭升级为微云仓并实现云仓核心功能,大幅降低设备购置与建设成本。这一低成本、高效率的改造模式,形成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高速数字化转型“川东经验”。
三是创新人力模式,实现角色重塑。打破传统岗亭值守局限,构建“云控员+站级运维员”智慧团队体系。由2名云控员远程统筹5个站点的特情处置工作,站级运维员专注现场保障服务,形成“云端统筹+现场响应”的高效协同机制。与此同时,推动传统收费人员从重复性操作岗位解放,转型为系统运维、特情协同、智慧服务等技术型岗位,实现从“操作岗”到“智慧服务岗”的核心转变,进一步释放人力价值。
四是优化服务体验,提升响应效率。构建“自动识别-云仓响应”两级智慧服务体系,车道系统可自动识别无卡、车牌不符等特情并实时推送至云仓座席远程处置。各站出入口增设的智慧云机器人,将入口单辆车通行时间从原30秒缩短至3-5秒,出口通行时间从原40-50秒压缩至20秒,优免车核实、临牌录入等特情处理时长从2-3分钟缩减至30-40秒,推动司乘体验从“被动等待”向“主动响应”升级。
下一步,川东公司将持续收集司乘反馈,不断优化智能化服务,进一步提升通行便捷度。


